万用表测量PNP和NPN需要考虑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的位置关系。对于PNP晶体管,将红表笔连接到基极,黑表笔连接到发射极,万用表应显示pn正向电压,即应该为~0.6V。
对于NPN晶体管,将黑表笔连接到基极,红表笔连接到发射极,万用表也应显示pn正向电压。但当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有负载时,测量结果受到电路影响,需要谨慎操作。
有两种方法:
1、方法一:??鉴别基极B?
将数字万用表拨至二极管档,红表笔固定任接某个引脚,用黑表笔依次接触另外两个引脚,如果两次显示值均小于1V或都显示溢出符号“1”,则红表笔所接的引脚就是基极B。如果在两次测试中,一次显示值小于1V,另一次显示溢出符号“1”,表明红表笔接的引脚不是基极B,此时应改换其他引脚重新测量,直到找出基极B为止。????
区分NPN管与PNP管?
使用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按上述操作确认基极B之后,将红表笔接基极B,用黑表笔先后接触其他两个引脚。如果都显示0.500~0.800V,则被测管属于NPN型;若两次都显示溢出符号“1”,则表明被测管属于PNP管。?????
2、方法二:????判定基极。?
用万用表R×100或R×1k挡测量管子三个电极中每两个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当用第一根表笔接某一电极,而第二表笔先后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均测得低阻值时,则第一根表笔所接的那个电极即为基极b。这时,要注意万用表表笔的极性,如果红表笔接的是基极b。黑表笔分别接在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都较小,则可判定被测管子为PNP型三极管;如果黑表笔接的是基极b,红表笔分别接触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较小,则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
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观察标记:查看三极管的外观,通常会标有三个引脚,并在器件上标记了一些信息。找到器件上的标记或标识符,例如型号或零件号。通常,在标记中会包含型号的一部分表示器件的类型,例如"P"表示PNP类型,"N"表示NPN类型。
2.极性测试:使用万用表或数字电表测量三极管的极性。设置万用表或电表的电阻档,并将红表笔连接到三极管的基极(B),将黑表笔分别连接到集电极(C)和发射极(E)。如果电阻测量显示一个PNP型(正-负-正)的二极管,则它是PNP型;如果测量值显示一个NPN型(负-正-负)的二极管,则它是一个NPN型。
3.数据手册:如果您能够获得该三极管的数据手册或规格说明书,可以查阅其中的规格参数来确认其类型。在规格表中通常会明确标注器件的类型为PNP或NPN。
有两种方法:
1、方法一:??鉴别基极B?
将数字万用表拨至二极管档,红表笔固定任接某个引脚,用黑表笔依次接触另外两个引脚,如果两次显示值均小于1V或都显示溢出符号“1”,则红表笔所接的引脚就是基极B。如果在两次测试中,一次显示值小于1V,另一次显示溢出符号“1”,表明红表笔接的引脚不是基极B,此时应改换其他引脚重新测量,直到找出基极B为止。????
区分NPN管与PNP管?
使用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按上述操作确认基极B之后,将红表笔接基极B,用黑表笔先后接触其他两个引脚。如果都显示0.500~0.800V,则被测管属于NPN型;若两次都显示溢出符号“1”,则表明被测管属于PNP管。?????
2、方法二:????判定基极。?
用万用表R×100或R×1k挡测量管子三个电极中每两个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当用第一根表笔接某一电极,而第二表笔先后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均测得低阻值时,则第一根表笔所接的那个电极即为基极b。这时,要注意万用表表笔的极性,如果红表笔接的是基极b。黑表笔分别接在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都较小,则可判定被测管子为PNP型三极管;如果黑表笔接的是基极b,红表笔分别接触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较小,则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
万用表的NPN和PNP档位是用来测试晶体管的。
PNP型晶体管是以正极为基准的,而NPN型晶体管是以负极为基准的。因此,在测试时,需要选择正确的档位。
1.测试PNP型晶体管:
首先,将万用表旋转到PNP档位,并将红色探针接到集电极(E)上,黑色探针接到发射极(B)上。
然后,将晶体管的负极连接到电路中,并把正极连接到电源上。如果晶体管工作正常,则万用表将显示一个小于电源电压的值。
2.测试NPN型晶体管:
首先,将万用表旋转到NPN档位,并将黑色探针连接到集电极(E)上,红色探针连接到发射极(B)上。
然后,将晶体管的正极连接到电路中,并把负极连接到地线上。如果晶体管工作正常,则万用表将显示一个小于电源电压的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试前一定要确保晶体管已经正确安装并且已经排除了其他可能导致故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