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相关验收资料应合格,房屋各个检测项目都符合标准。其次消防水泵可以正常使用,且消防联动可开启消防水泵。同时消防测试信号准确,主机正常工作,另外感应探头严格按照图纸安装,可正常使用。
消火栓系统是否按相关标准执行安装,喷淋系统是否规范,另外消火栓有无安装灭火器。楼道是否有设置安全通道,楼层有没有安装防火门,有无专门的防火水池。并且还需对消防用途的灯具以及设备进行逐一检查,看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也包含对消防工程材料的检验。
同时消防验收还需对一系列的图纸进行审查,例如施工图、竣工图等,看看和实际是否相符。并且对于设备和线路的资料也需清楚看过,例如产品性能指标,看看是否齐全,有无遗漏。
还需对消防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包括产品的性能说明,是否具有合格证。并对现场的检测项目进行记录,例如管道试压试、工程质量等,都需详细的记下。另外还需认真检查设备是否安装合理,和设计图纸否无出入,操作起来是否简便。并且外观是否完好,有无破损的地方。
新楼盘消防验收对每层的消防栓数量要求;一、消火栓应设在走道、楼梯附近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消火栓的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二、消火栓的水充实水柱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且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m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0m;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3m。三、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且高层建筑不应大于30m,裙房不应大
住宅消防楼梯的验收标准主要有:
1、梯段的径宽满足规范要求,6层及6层以下梯段进宽不应小于一米6层以上梯段尽宽不应小于1.1米。
2、开敞楼梯间和封闭楼梯间应能自然采光通风,封闭楼梯间每5层开窗面积不应小于2平方。封闭楼梯间最高处应有1平方的开启窗面积。当封闭楼梯间不能自然采光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设计。
3、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平方,楼梯间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4.5平方。合用前室的外窗开启扇面积不应小于3平方,楼梯间前室外窗开启扇面积不应小于2平方。
1.目的和依据
为指导各地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依据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制定本技术要求。
2.适用范围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和验收。
3.技术要求
3.1总平面布局、平面布置和建筑耐火等级
3.1.1学校不应与易燃易爆生产、储存、装卸场所相邻布置,确有困难需要相邻布置时,应布置在易燃易爆生产、储存、装卸场所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或侧风方向,防火间距应符合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
3.1.2消防车通道、各类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3.1.3建筑高度24米以上校舍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4米及以下校舍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确有困难时,可采用三级,但楼层高度不应超过二层。校舍建筑材料严禁采用以可燃易燃材料作为保温芯材的金属夹芯复合板材。
3.1.4食堂操作间、可燃气体液体储存间、锅炉房、配电室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位应与其他部位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防火隔墙进行分隔,开口部位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2小时的防火门窗,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
3.2建筑内部装修和外墙保温材料
3.2.1楼梯间、疏散走道和房间顶棚的装修材料必须采用A级材料,个别确因使用功能需要的部位,可采用B1级材料。
3.2.2当建筑采用外墙保温系统时,外墙保温系统应附设在耐火等级和燃烧性能符合消防技术规范规定的基层墙体和屋顶上。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不应低于B2级;当采用B2级材料时,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校舍应采取在窗口等开口周围和每层设置防火隔离带等防火构造措施。防火隔离带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宽度不小于300毫米。外墙保温系统的最外保护层应为不燃烧材料。
3.3安全疏散
3.3.1校舍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相邻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3.3.2每个防火分区和每个楼层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数量应依据相关规范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200平方米、楼层不超过3层,第二至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时,可设1部楼梯。
3.3.3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房间面积大于60平方米时,应至少设置2个疏散门。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以及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应当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或者《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3.3.4校舍建筑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宽度应经计算确定,具体计算指标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或者《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3.3.5校舍建筑安全出口、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米。紧靠门口内外各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3.3.6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得在疏散门处安装铁栅栏和卷帘门。
3.3.7疏散走道、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不得放置任何物品。
3.3.8疏散用楼梯和疏散走道上的阶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3.3.9学生宿舍楼安装门禁系统的楼梯间门和首层外门,应设置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迅速开启并发出警报的控制装置,且应在明显位置设置使用提示。
3.3.10校舍建筑疏散通道不应用墙和铁栅栏将建筑随意分隔。确因管理需要分隔的,其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数量、宽度必须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规定。
3.3.11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3.4消防设施
3.4.1校舍建筑的室内、外消防给水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或者《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3.4.2超过5层或体积大于10000立方米的校舍建筑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
3.4.3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或者《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设施。
3.4.4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的每个楼层,食堂操作间、图书阅览室等应在明显易于取用的地方配置手提式灭火器。
3.4.5学生宿舍楼宜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楼梯踏步的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尺寸要求:踏步的宽度和深度应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和设计要求。一般来说,踏步的宽度应不小于900mm,深度应不小于280mm。
2.平整度:踏步的表面应平整,没有明显的凹凸或磨损。可以使用直尺或水平仪等工具进行检查。
3.防滑性能:踏步的表面应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以确保行走时的安全。可以使用防滑测试仪器进行测试,确保踏步的防滑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4.边缘处理:踏步的边缘应进行适当的处理,以防止人员在行走时发生绊倒或摔倒的情况。边缘可以进行倒角处理或安装防滑条等。
5.安装固定:踏步应牢固地安装在楼梯结构上,不应有松动或晃动的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力学测试,确保踏步的安装固定性。
6.视觉效果:踏步的颜色和材质应与整个楼梯的设计风格相协调,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楼梯踏步验收标准,具体的验收标准还需根据当地的建筑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确定。在验收过程中,可以由专业的建筑师或工程师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楼梯踏步的质量和安全性。